标题:
盛夏健康的要注意
[打印本页]
作者:
whenshow
时间:
2011-4-16 12:14
标题:
盛夏健康的要注意
运动健身已经成为许多人的养生之道,即使在盛夏伏天,一些健身爱好者的兴趣依然不减。但是,在高温炎热的环境中运动健身有误区,应该给这些健身族提个醒儿。
人的身体在夏天与其他季节不一样
夏天,人的体温调节机制与其他季节有所不同。高温经常刺激血管扩张中枢,体表血管扩张,血流加快,以利散热。夏天出汗又多又快,汗腺导管也能吸收一部分氯化钠,但量却不多;如不及时补充水分或补量不足,会导致体内水、盐代谢紊乱。夏天,人的甲状腺功能低下,尽可能降低基础代谢率,以五谷杂粮为主的大汉民族尤其突出。人的体液性状也有一定的改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循环血量、细胞外液增多。虽然钠、钾、钙等离子的总量不少,但血中的浓度降低,血浆渗透压降低。
夏天人体机能的特点是为了适应炎热的天气而在生物进化中逐渐形成的。但这种适应能力相当有限。如果在高温的环境里运动时间过长,即便大量出汗、蒸发、对流等也不能及时地完全地散热,体内的余热就会越积越多。水、盐丢失过量,体内核心温度升高,代谢失常等,就可能导致出现神经症状。这就叫中暑。人的体质不同,中暑程度不同,可分为伤暑、中暑、暑厥、暑风等。严重的中暑会危及生命。
中老年人的组织、器官和年轻人不一样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器官功能会下降,这是自然规律。一个二三十岁的青年,骨骼肌占人体总量的40%,而老年人仅占25%。七八十岁的人,脑血流量下降17%,脑细胞减少20%-45%,大脑的重量和表面积下降10%。肺活量每年下降0.5%,体内代谢活动每年下降7%-8%。皮肤逐渐老化,头发稀少,牙齿脱落。激素和酶的合成和释放能力下降。骨质无机盐增多,脆性增加,易折易断。生活水平提高以后,膳食结构改变,“文明病”、“富贵病”泛滥,动脉硬化提前,供血能力下降。
尽管适度和持之以恒的体力活动能够使组织、脏器的老化延缓,但绝对不能阻止。相同的环境,相同的运动强度,中老年人的承受能力要低于年轻人。受伤、受损、心、脑血管意外等发生的可能性要远远大于年轻人。体力消耗过大的运动项目,不适宜中老年人;在盛夏高温中进行健身,中老年人还是悠着点儿好。
不要以为“热天减少运动量,会影响健身效果”
有些健身运动的爱好者,怕热天减少运动量后会影响健身效果。这种担心是没有必要的。运动健身也要讲究科学,既要因人而异,又要因时而宜;不是运动量越大,健身效果就越好。人们从美食佳肴者的寿命未必长于粗茶淡饭、却经常进行体力活动者的社会生活中,悟出了生命在于运动的道理;同时,人们又发现体力竞技剧烈的运动员也未必都像预想得那样健康长寿。现代研究表明,剧烈运动时强烈的应激,会使体内发生1400多项生化改变。肾上腺分泌的化合物会抑制单核细胞释放细胞因子。
细胞因子是机体免疫功能的促发剂。也就是说,这时,人的免疫功能会下降。其结果会降低体内坏死细胞和组织碎片的消除能力,促进组织、脏器的老化。
在盛夏高温的环境里体力活动过久、过剧,一些应激反应会加重,以致衰竭。高温下酶的活性降低,甚至会直接损害组织、细胞,影响脏器功能。阳光照射下的皮肤老化加快,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户外劳动的农民、渔民,长期受日光照射,皮肤明显粗糙,皱纹很深,老年斑、老年疣来得又多又早。尤其是面、颈、肢体等易晒部位更是如此。
运动也是“双刃剑”。适度的健身运动可以增强体质,违反科学的运动对身体无益,反而有害。
中老年人夏季运动有讲究
早在2500多年前,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就把一年中最热的日子称为伏天。他们以庚日计算这段时间。庚为天干第七位,属金。金怕火,“避烈日而藏,隐伏以防盛暑”。固又称藏伏。按头、中、末计算,称为数伏。我国的传统并不提倡盛夏高温的日子里进行大量的户外活动。这种认识既有生存经验,又有科学道理。至于烈日高温对人体的影响,生理学、军事医学等都有详尽的研究。
为保证全民健身运动在夏季也能安全、顺利地进行,积古、今众人经验,举诸家科研成果,可以用8个不宜作为警示:
1、烈日下不宜运动过久,以防止体力消耗过大,暴晒灼伤皮肤。
2、高温湿热中不宜运动过剧,以防止中暑。
3、不宜空腹运动,以防止胃痉挛、低血糖等。
健康生活
4、运动后不宜立即坐卧休息,以防止血压降低,脑部缺血。
5、运动后不宜立即洗浴,以防止已扩张的微血管和汗腺导管产生过强的应激反应。
6、运动后不宜立即暴饮止渴,以防止血管快速扩张,增加心脏负担。
7、运动后不宜立即大量进食,以防止消化不良和营养吸收障碍。
8、运动后不宜饮酒解乏,以防止肝、肾功能受损,造成代谢紊乱。
欢迎光临 1161-游戏|动画|音乐|下载|讨论区 (http://1161.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