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完美主义让人患上强迫症

你是否总是要求自己做到最好,是否总是对某一件事的结果不满意,如果你总有这种行为的话,那么很可能是有强迫症的倾向。如今强迫症也不是一件新奇少见的事情了,许多工作中的白领就会不由自主患上这种心理上的疾病。我们都来自测一下,是不是太过强求自己了。
  强迫症:
  完美的“精神感冒”
  每天出门后,总忍不住掉头回去检查家门是否锁好;刚刚洗完手,却质疑洗得不够干净,需要转身去反复多洗几次;刚敲完的报告,却怀疑哪里出错,需要反反复复地检查校对;人在办公室,却一整天都在惦记自家的煤气和水管是不是没有关好……被大家称为追求完美的你,是否时常处于这样精神高度紧张的强迫状态呢?
  现代都市白领工作压力大、竞争激烈,内心难免脆弱急躁,而在经济不景气、收入压力大、岗位淘汰率高的环境下,自制能力差或具有完美主义人格的年轻白领们更容易产生强迫心理,从而引发强迫症。“强迫症是完美主义者的‘精神感冒’,而病因并不简单的是由外界引起,深究下去,想要治本,还需挖掘心灵阴影、调整自我认知。”心理专家如是说道。
  他,一定要赢
  29岁的沈峰条件相当好,名校硕士、一表人才、知名企业员工、年薪可观、积极进取,但直到现在,沈峰还是孤家寡人一个,与他相过亲的姑娘们都说:“这个人吧,没别的不好,就是太完美主义了。”
  沈峰的完美主义是有口皆碑的,老板曾表扬过他:“出自沈峰之手的报告,一个标点一个错别字都别想找到。”同事也表示过对他的佩服:“即使他快走到家门口,想起有哪份文件没处理得万无一失,他都会立刻掉头回单位。”不仅如此,专业领域内的所有证书,凡是力所能及的,沈峰都要花时间去考到手,而且每考取一个证书后,如果有一段时间没有新的证书可考,沈峰就会陷入极大的失落之重,在他的内心,充满了对挑战和赢的向往。
  直到后来,沈峰在一次出差时,与人扭打起来后,大伙儿才知道沈峰可能患上了强迫症。“平时,他连和人碰面时,在目光交流中都一定要赢,任何人和他产生对视时,他都要看到对方先挪开目光,确信自己对视赢了,才转头。但那次出差时,他偏偏遇到一个人,跟他对视了十多分钟,就是不先挪开目光,沈峰受不了对视中赢不了的刺激,就打起来了……”沈峰的同事叙述此事时,仍然觉得不可思议:这样一个好同事,难道因为完美主义就到了这样的地步?
  她,杜绝细菌
  外科医生陶春是一个好医生、好妻子、好母亲。但是没几个人愿意跟陶春交朋友,更不愿意去她家里做客。
  因为每每有人去陶春家做客,就必须换拖鞋,还要穿上陶春专为客人准备的、经过严格消毒的白衣服。客人前脚离去,陶春必须立刻把客人刚穿过的衣服、拖鞋拿去做消毒处理。
  而陶春自己偶尔出去做客,也是随手带着消毒液和消毒湿巾,落座之前先把桌子椅子挨个擦拭,就连跟人握个手,也要赶紧偷偷地把自己的手擦洗干净。“她这个样子,好像我们谁都是细菌似的,谁还能够跟她做朋友呀?”大家纷纷摇头。
  陶春对儿子也是要求从内到外绝对干净。从小到大,陶春每天要求儿子洗好几个澡,几乎出门一次回来就要洗一个澡,儿子的一日三餐,都必须是她自己亲手制作的“无菌饭菜”,在这样环境下成长的儿子,肠胃和心灵比任何人都要脆弱,偶尔在外面随口吃了点什么,立即会上吐下泻。
  专家处方
  短期治“标”:
  听其自然或转移注意力
  当出现强迫症状时,要想办法转移注意力,尽快自我脱离现实症状,摆脱痛苦。例如,平时上班需在路上花30分钟,20分钟就比较紧张了,那么就留20分钟赶路,因为时间紧,怕迟到,出门前先用心看看门锁,出门后注意力都在赶时间上,也就来不及再反复检查门锁了。
  长期治“本”:
  给自己“一周的情绪化”
  “对于有强迫倾向的人,最重要的还是调整自我认知,真正接受自我的心理状态,并宣泄出给自己带来痛苦的负面情绪。”专家建议白领们不妨给自己“一周的情绪化”。
  方法很简单,连续一周,每天晚上,将自己置身于一个安全僻静的场所,拿出水彩笔和一张白纸,首先梳理当天的主导情绪,究竟是快乐、忧伤、愤怒、平淡、还是矛盾,将这种主导情绪的名称写在白纸上,并以此为题目涂鸦一幅画,随意使用自己想用的各种颜色在画纸上涂抹,所画内容不限,直到自己觉得差不多了,便结束绘画,再为这幅画作一首诠释的诗歌或文字说明。
  将那些心理创伤、不幸遭遇和长期的紧张、焦虑、恐惧心理等等痛苦情绪都尽情地发泄在纸上,越投入越好,经历这“一周的情绪化”后,情绪会得到良性改善。
  解析:完美主义者≠强迫症患者
  在资深心理咨询师专家看来,沈峰和陶春都是有着强烈完美主义倾向,最后演化成强迫症的患者。“但不能将完美主义和强迫症划上对等符号,因为两者概念不同,完美主义是一种个性特征,而强迫症是一种内在的心理冲突,并非每一个完美主义者都是强迫症患者。”
  完美主义不是病
  专家分析认为:完美主义这种个性特征的人,往往有着超越一般人认知里的价值体系,他们不允许、不接受自己犯一些与这种超高价值体系相冲突的错误,因此,受这种意识的控制,他们就会做出不同常人的“超高行为”,比如特别勤奋、特别爱干净、特别在意某些评价等等。“完美主义不是病,不接受自己才是病,当某人想完美,又不认可这种行为,内心多股力量互相矛盾、互相冲突、产生极大痛苦感时,才会发展成强迫症。”专家解释道。
  专家指出,正常人偶尔也会出现一些强迫症状,例如:走路时爱数电线杆,在某些方面具有一定洁癖等等。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强迫现象只是轻微或暂时性的,不算病态,也不需要治疗。
  成因:
  童年阴影或认知不完善
  目前,强迫症已经被列入严重影响都市人群生活质量的四大精神障碍之一,成为精神心理疾病研究的重点。近几年,强迫症患者的职业和年龄都出现了明显变化,年轻的白领阶层发病率越来越高。专家认为,一切内在心理冲突,其实都源于恐惧。因此,强迫症也常被诊断为“恐惧症”,因为它背后深深地隐藏着惊恐、害怕、甚至愤怒。
  专家分析指出,最终造成强迫症的这些恐惧的根源,往往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
返回列表